1月22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2017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。其中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达到13025万千瓦。
2017年并网光伏发电增长68.7%
2017年,全社会用电量63077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6%。分产业看,第一产业用电量1155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7.3%;第二产业用电量44413亿千瓦时,增长5.5%;第三产业用电量8814亿千瓦时,增长10.7%;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695亿千瓦时,增长7.8%。
2017年,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786小时,同比减少11小时。其中,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579小时,同比减少40小时;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209小时,同比增加23小时。
2017年,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(正式投产)13372万千瓦,其中,水电1287万千瓦,火电4578万千瓦。
2017年并网太阳能发电达到13025万千瓦,同比增长68.7%。
▲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一览表
注:全社会用电量指标是全口径数据,电源、电网基本建设投资为纳入行业统计的大型电力企业完成数
2017年分布式光伏增长四倍以上
2017年,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就有50GW,累计装机达125.79GW,连续四年全球第一。其中分布式光伏超过2000万千瓦,较16年同比增长四倍以上。而户用光伏装机量超过50万户,增速达250%。2017年被众多光伏人认为是户用光伏发展元年。其表现远超预期,崭新的2018已然到来,户用分布式光伏今年的发展又将何去何从?
▲五星一线施工人员正在建设户用光伏电站
补贴下调不影响产业繁荣发展
众所周知,国家发改委在2017年末下发了《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项目价格政策的通知》,对光伏电价补贴做了一定幅度的下调。这一政策的变动是否会遏制住光伏行业飞速发展的脚步?
光伏电价、补贴下调是趋势,政策调整的目的是用行政手段倒逼行业加快市场化步伐,通过企业创新、提质增效,推促光伏发电争取到2020的实现平价上网的初衷。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,在电价、补贴下调处于行业承受范围内前提下,此次调价不会从根本上动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趋势。
事实上,纵观中国光伏电价、补贴调整史,装机量的增减却实与电价、补贴调整关联不大。据能源新闻网查询了解,从2011年至今,国家发改委5次调整了光伏上网标杆电价,每一次政策调整后,装机量都总体呈现出“不减反增”之势。高屋建瓴的产业政策支持、技术创新推动降本增效,以及用户认知不断增强,是“去补贴化”的光伏发电仍然保持高速长的根本动力。
数据显示,2013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0.95GW,累计装机17.45GW,2013年新增10.6GW,累计装机28.05GW,2015年新增15.13GW,累计装43.18GW,2016年新增34.54GW,累计77.42GW,2017年新增长48.37GW,累计125.79GW。
▲2012-2017年中国历年光伏新增装机统计表
按照国家能源局《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》规划,2017-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总装机86.5GW,以及中国光伏发电的增长趋势来看,2018-2020年间平均每年30GW的增量将维系整个行业稳步增长。
▲2012-2017中国历年光伏新增装机、累计装机统计图
重心倾向户用分布式
从市场的发展动态来看,随着集中式地面电站资源开发趋向饱和,政策和市场发展重心正向以工商业和户用为代表的分布式倾斜。
在分析和预测2018年市场走势时,PGO秘书长周元坚定看好以户用为代表的分布式市场。
受发展规模限制,2018年国内地面电站装机会有所减少,与2017年的装机规模相较,预计今年市场增量会有20%以上的降幅。而光伏扶贫、户用光伏将快速增长,以弥补电站开发减少产生的空缺。
户用光伏依然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的下一个风口,受制于限电、欠补和各种隐性成本过高,大型地面电站的发展空间有限。而有效的、市场化、片区化的优质大型工商业屋顶资源同样稀缺。在此背景下,掣肘于第三方产权、物权不明确、信贷门槛高和电网分散性等七大发展瓶颈。尚处于“拓荒期”的户用光伏市场仍有巨大空间可挖。且来自各方的数据表明,户用光伏市场大有可为绝非虚言。
2015年我国家庭光伏并网用户仅有2万户,2016年新增用户为14.98万户,增幅达到惊人的749%。2017年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实现新增50万户。
▲2015-2017年中国新增并网户用光伏、累计并网用户数统计图
脚踏实地稳步发展
经历2017的大爆发后,业内人士依然普遍认为户用光伏市场仍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。且品牌化理念正推动市场有序化发展,客户认知度在提高,空间将相应的继续释放和扩大。但随着大企业具有技术,资金优势都在大规模扩产,因此,行业竞争可能会加剧,中小企业生存空间会大幅减少,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。
2018年将是户用催动中国光伏爆发的一年,也将是行业加快洗牌整合的一年,作为光伏行业从业者依然需要抱有一份敬畏心做这份事业,优质的产品质量、正确的发展方针战略、客户至上的服务原则、坚实的品牌基础永远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。